2019年7月10日,田家炳先生离世归天一周年。他去年辞世时99岁,粗粗一算,田家炳的故事今年已有一百年了。
浩淼无垠的宇宙中,有颗田家炳星,世人不曾留意,这颗星还承载着美丽的家风故事。
田家炳星是以中国企业家和慈善家田家炳名字命名的小行星,1965年12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编号第2886号。1994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2886的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在世的日子里,田家炳提到这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星辰,常常坦诚地表示率真的喜悦之情。
2018年7月10日,田家炳告别数百所田家炳学校、田氏化工和家人朋友去了天堂。田家炳老人的灵魂与田家炳星相映成辉,已经一年之久。
说不尽的田家炳,我这篇文章,只说他的百岁人生,对于家风传递的启示。
1
当家风传递这个话题在家庭教育领域成为越来越响亮的声音时,我常常想起两个几乎水火难容的景象。一是近代中国名人曾国藩,曾氏家族自他之下,已传至五代,家风相传,人才辈出。一是现代文学巨匠巴金笔下的《家》《春》《秋》,周氏家族中,老一代几乎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年轻一代或者活得十分压抑以至于死,要么叛逆甚至出走。
成也家风,败也家风。
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特征之一的家风文化,如何能够在当代的家庭教育与家庭建设中发挥正面作用,如何不出现、或者少出现历史上的负面效应(巴金作品,公认有着自传的影子),这成为我近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除了人人皆知的曾国藩,我立意寻找其他资料丰富完整且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当我遇到田家炳先生的人生事迹时,眼前顿时亮了!
2
1919.11.20——2018.7.10,田家炳的人生共99年。99年,他曾长期信奉一部治家格言。
生长于广东大浦,青年时创业于南洋的越南、马来西亚,中年移至香港,64岁后将时间、心思与金钱悉数投于祖国大陆等地的学校建设和教师培训;曾娶过两位太太,生有九个子女,每个都成人、成才、成家;在漫长的一个世纪时光里,田家炳经历过民国时代、抗日战争、改革开放,阅尽人间沧桑,他却将父亲传授给他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奉为人生的圭臬。
这部治家格言,共524字,全文如下: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这治家格言,并非父亲田玉瑚的作品,也非田家祖先所作,甚至也不是田家所在的广东一带名士大儒的作品,而是江苏的昆山一带朱柏庐的作品,成文于中国古代的明朝。
2017年,我应苏州昆山教育局之邀,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考察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的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议的筹备情况,第一次踏上朱柏庐的家乡。昆山教育局将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作为当地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顺理成章。退回到几百年前,当朱柏庐的名声传遍中华各地时,也不知多少家庭将这524字格言作为家风建设的蓝本。
但是,时至20世纪、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外战争与世事变迁的坎坷过程中,身处五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却有一位传奇性的华人企业家、香港的人造革大王、数十年支持教育的公益人士,将这个格言作为人生指导,这可以算是格言本身的一个文化传奇了。
如果朱柏庐地下有知,也许会非常感慨。
这样的文化传奇为什么会发生呢?
3
“在我看来,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是尚方宝剑,是坏人转变好人的法宝。这篇文章,如果你读得懂,本身觉得好,而且能长期身体力行,一生几十年都会快乐。”田家炳这样对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庆生教授说。
田家炳如何能够读懂、爱上这篇文章,并将它变成拓展人生与事业的无敌利刃呢?因为有一个人已经活出了这篇文章,这个人就是挚爱他的父亲。
田家炳的曾祖父是高祖90岁时与第三位夫人黄太安人所生,这段佳话被载入《大埔县志》。这位被称为大埔史上的人瑞的峻亭公所建的拱辰楼已历经250年风雨至今屹立。到了田家炳父亲田玉瑚一代,体质比较弱,48岁时生下田家炳这个独子。老来得子,田家炳成为家中至宝,享受无边的父爱。
七岁,父亲就教他熟读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希望他能从中学习做人处世的道理。父亲教得很认真,每天教两句。念完后,次日再教两句时,就会叫儿子背诵前一日的两。还嘱咐儿子,不是说能背诵就算了,一定要身体力行。
作为当地有威望的乡绅的田玉瑚,在家乡的银江河口创办了一个商号,还利用每年洪水期带来的泥土创办了两座砖瓦窑,不仅奉养全家老少,而且对当地就业和民生起了很大作用。这个砖瓦窑至今还在。田玉瑚带领全家男妇老幼,人人洁身自好,他自己经常受邀请甚至主动请缨调停当地的纠纷与争执,堪称当地道德领袖。当时的拱辰楼俨然当地乡绅最向往的交往中心,常有名士上门作客,田家炳在一旁殷勤服侍客人,同时细心洗耳恭听,渐渐习得不少社会、经济和人生道理,养成了少年人少有的见识和修养。
田玉瑚对儿子爱之深、教之切,影响了田家炳一生。田家炳幼年有偏食的习惯,尤其不吃苦瓜。为了让儿子改变坏习惯,他给儿子详细讲述母亲下田种苦瓜的经过,教导儿子吃苦瓜对健康的好处。他还告诉儿子:偏食会令母亲思量儿子少吃一样菜而感到不安。说到动情处,田玉瑚还滴下几滴热泪。此情此景下,年幼的儿子怎忍心不吃。后来,田家炳改变了偏食,而且特别喜爱吃苦瓜。
照理,小孩子哪有不顽皮、总听话的呢?不过,田玉瑚每次都是严慈并用,耐心温婉地教育儿子。这位体质不强的父亲,有时会故意痛苦地自责,说自己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不如早日死去。
对于幼年的田家炳来说,父亲这样的自责,比任何打骂更能震撼他的心,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本来就知道父亲身体较弱,早早无师自通地把好吃的菜让给父亲吃。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改正呢?
难得的是,田玉瑚在日常生活或谈话中教爱合一,寓教于爱,也寓爱于教,使儿子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多深具教育意义的收获。也许田玉瑚预感到自己没有先人田峻亭高寿的可能,所以他以一种激情、自觉和理性来教导自己的独生儿子。
1935年,祖母与父亲先后去世,不足16岁的田家炳承受了生命中最大的伤痛。但是,靠着《治家格言》的人生哲学,更靠着父亲“道成肉身”活出了这人生哲学,靠着父亲刻意而温柔的教导,16岁的田家炳准备好了!
父亲去世,继承父业经营企业,还是关闭企业继续读书?成为事关整个人生的重大选择。母亲、三位叔父、义兄和家兄,都力劝他继续读书。唯独16岁的田家炳在深思熟虑后,决心继承父业,其中包含了“父爱不能不报,母恩不能疏忽”的人生伦理自觉。
这是他践行田玉瑚人生版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的第一役。
由于他从小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也受到先父儒雅风范的影响,处理生意时老成持重,话语得体,深受乡亲赞赏。为减轻与同业的矛盾,少年田家炳谦卑自己、备礼拜访,让竞争对手顿生怜悯心和自我约束之心。此外,他细心研究之后,改进了产品质量,并为买家着想,获得不错的利润。结果,初出茅庐竟然把企业经营得比以前还好。
大埔少年田家炳由此起航。接下来,远走南洋,发展瓷土、享誉越南时,他心存忠厚、团结同业;日寇战祸蔓延时,他远赴印尼,转战塑胶行业?;上世纪50年代后,举家定居香港,成就了田氏化工“人造革”大王的事业;1984年之后,64岁的田家炳将企业转至长子手上,开始专注慈善捐资,一直到2018年以99岁高寿离世归天。
几十年来间,田家炳一直没有遗忘父亲的教诲,平时对人处事,经常会想着父亲传授的《治家格言》。例如“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田家炳的体会是:一个人如果有事与人相争时,你怎么知道不是自己的错误呢;“须平心暗想”,你要平心静气,暗暗地想。这样的话语,在他于2013年完成的自传《我的幸福人生》、王庆生编选的《德被华夏的田家炳访谈录》随处可见。
4
家风,在田家炳的子女身上传递。
既有中国风格的传统美德风范,又处处体现出国际化的现代社会的开放与包容。这是很多人对于田家炳九个子女的深刻印象。原来,传统美德与现代思想、中国风格与国际视野,是可以找到结合与融合之点的。田家炳的后人活出了这个事实。
长子田庆先在《父亲,我以您为荣》的文章中写道:“父亲常常训示我们‘兄姐要带好弟妹,弟妹要尊重兄姐。’我是长子,更要规行矩步,做个好榜样。其他还有很多没有明文的家规,如食不言、寝不语、尊重长辈、不能直呼兄姐名字、和气团结,等等,都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准则。”“父亲以身作则、谆谆教诲,让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等中国传统观念,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田庆先还着意提到田家炳的另一面:开放、尊重、在不变与变中平衡。
“我信奉了基督教,在七十年代受浸,父亲并未反对。在祭祖礼仪时我却犹豫了:上香还是不上香?父亲表现出尊重子女的胸襟,免除了上香的责任。那时候,我的内心真有难以表达的感谢之情。五六年前,母亲也决志了,为免她要准备拜祭用品,父亲决定取消拜祭祖先的仪式,这事表现了他的体谅和开明的态度。父亲也在今年(2013年)受浸成为基督徒。对于不同信仰的人,他采取平等、包容、尊重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长女田淑方在《我所认识的父亲》中写道,“父亲是一位与众不同及充满智慧的人。他的待人接物及生活方式,对我们有很大影响,也塑造了我们以后的为人处世。其中最独特的例子是父亲从不浪费食物,每次用膳吃个精光,我们从小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至今没有改变。”
“父亲是个很传统保守的人,对我们要求严格,规行矩步,并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可是在某些方面却非常开明,例如我们在选择大学、结婚、宗教信仰等等事上,都给我们很大的自由。”
在三女淑莲的生动传神的笔下,可以看出田家炳在教育子女的手法上,深得自己父亲的妙传。她在《不平凡的父亲》中写道:
“记得我在真光中学念初二时,由于厌倦学习,加上少年的反叛,本来勤学的我,变得懒散不爱读书。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表发下来,有几门科目不及格,有一点所谓的‘满江红’,我心里很害怕会被父亲责骂,没想到爸爸看了成绩表,签了名,连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只叫我以后好好用功,我当时难过得眼泪也快流出来,从此以后不敢怠惰,免得让爸爸失望。我也学了一点爸爸冷静处事的为人方法。”
瞧,田家炳这位三女,已经开始从父亲的育女手法中学到为人处世之道。其中,不正有朱柏庐《治家格言》的风韵吗?
看来,精典文本是家风传递的有效载体,不一定非得要用本家庭、本家族、本区域、甚至本民族总结出来的一套东西,所谓自己的东西。好的,对的,可用的,就是最适当的。
家风传递,关键还是身体力行,把那些文本活出来,从而以鲜活的生命深刻地影响另一个独特的生命。那些形式主义的、冬烘可厌的、一味说教的所谓的家风教育,只能造就巴金《家》《春》《秋》笔下的家庭悲剧。
家风文化,从短期看一定是稳定的,比如十年甚至几十年;而从较长的时间看,比如上百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则一定是在流动之中的,甚至可以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流动。
从长远看,从宽广的视角来看,在无问东西的开放性中,以保守与更新并重的态度传递家风,家风文化才有美好的前景。(完)
作者介绍:
鹿永建: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学习爱?守护家”行动发起人
品格和家庭建造专家
大陆家长委员会研究推动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
新华社高级编辑
版权所有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2010 苏ICP备10204645号-15 后台登录
校址:苏州市干将西路1358号 邮编:215004
校长信箱:sztjbzx@163.com,监督电话:0512-8716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