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苏州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课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
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变革研究
开题报告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
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变革研究
开题报告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立意、研究背景
㈠核心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十年课改的简要回顾
取得的成绩
树立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课程理念;建立了注重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招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了以校为本,注重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
主要挑战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突出问题
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⒉核心素养:新一轮课改的重大突破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出席清华附中百年校庆活动时指出,根据十八大的精神,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科标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当中,如何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小,教育部提出了学校核心素养的理念。首先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这个基础之上,在高中各科课程标准修订过程当中又明立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这样一个总的要求变得可操作,变得更加具体。基于此背景,未来即将颁布的《高中新课标》里面特别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质量标准。
⑴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⑵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修订依据: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坚持立德树人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富有时代精神、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际发展趋势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修订原则:以人为本、深化改革、科学设计、综合统筹
⑶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
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㈡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只有方向,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基层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让中小学校长、教师感到迷茫。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非常重大。它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来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㈢核心素养:教育转型改革的抓手
当今中国的主基调是转型升级,根本动力是改革。当前,核心素养模型逐渐渗透到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质量评估。可以说,围绕核心素养拉开了中国教育转型升级的大幕。
㈣本课题研究:是提升教科院学术形象,更好的实现向教育智库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质量是教科院的生命,学术是教科院的形象。而要提升教科院的学术形象,离不开课题研究的引领。要本着宏观指引、中观切入、有所突破的指导思想确定研究方向。本课题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以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为方向,契合国家课改的方向,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与教科院的工作职能紧密结合,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前瞻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二、核心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人的最普遍、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它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课堂教学:指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建构的生命成长过程。
教学方式: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组织教学的策略体系。
评价方式:指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办学绩效等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价。
变革:指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理念、路径与形式等多维度、多层面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的新常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㈠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
经合组织“三种关键能力”: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
欧盟“八大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
美国“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与生活技能。
芬兰“7种综合能力”:成长为人,文化认同与国际化,信息素养与交际,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的权利,对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将来的责任感,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根据这七个主题再逐步分解到各个学科中去。
美国国家管理者协会和州立学校首席管理会联合出台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CSS)。其中在数学学科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是:(1)理解和解决问题;(2)抽象的、量化的推理;(3)构造可行的论证、推理;(4)数学建模;(5)灵活地使用适合的工具;(6)精确化;(7)探求并利用结构;(8)在反复推理中探求并表达规律。
日本“21世纪型能力”:日本“21世纪型能力”的核心素养结构是同心圆能力,内核是基础能力,中层是思维能力,最外层是实践能力。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基础能力支撑着思维能力,而实践能力则引导着思维能力。无论何种课程,都要共同体现这三种能力。
附:部分国际组织、各国及地区核心素养结构的比较表
|
人与工具 |
人与自己 |
人与社会 |
经合组织 |
互动 地 使 用 语 言、符 号 和 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 管理与解决冲突 |
在复杂的大环境中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限制与需求 |
欧 盟 |
母语交流;外语交流;数学素养;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 |
主动与创新意识; 学会学习 |
社交和公民素养; 文化意识与表达 |
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 |
学会求知 |
学会发展; 学会改变 |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
国际文凭组织 |
知识技能 |
思维能力;身心全面发展;敢于冒险;反思能力;探究能力 |
交流能力;富有同情心;心胸开阔;有原则性 |
世界银行 |
学习能力;认知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个人能力;情感能力 |
交流能力;社交能力; 心理动力技能 |
美 国 |
信息素养;媒体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 |
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主动性与自我导向 |
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灵活性与适应性;社会与跨文化技能;生产力与社会义务;领导与责任心 |
德 国 |
独立学习能力; 使用技术的基本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对自己活动陈述解释的能力 |
能力团队合作与工作能力;金钱管理能力;对节约原则 |
芬 兰 |
信息素养与交际;技术与个体(对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责任感)
|
成长为人;安全与交通 |
文化认同与国际化; 公民与企业家意识 |
英 国 |
运用数学; 信息通讯 |
改进学习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
沟通交流能力; 合作能力 |
法国 |
掌握法语;掌握数学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基本的人文文化知识;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常用的信息通讯技术 |
拥有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
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公民意识 |
台湾地区 |
沟通、表 达 和 分 享; 欣 赏、表现、审美及创新; 运用科技及资讯 |
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
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 |
㈡关于核心素养的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领衔开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人民教育杂志社也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课程整合的尝试。
林崇德:受教育部委托,他正在领衔研究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他提出要培养以数学与逻辑、人文与审美为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辛涛、姜宁: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和结构,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基于核心素养推进教育质量评估的国家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⑴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可以借鉴国家经验,同时也要关注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推进课程改革;⑶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估的指导作用,促进考试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钟启泉:核心素养研究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历来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关注。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三大领域,而这三大领域。
窦桂梅:清华附小“1+X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该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进行的课程整合的尝试,提出该校学生培养的六大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公共道德、身心健康、社会参与、学会学习、国际视野。
成尚荣: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第一句是台湾教育同行说的,即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知识、分数可能是带不走的,而能带着走的是方法、能力、智慧。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这句话道明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第二句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的,即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教师教学科,很容易止步于学科,而没有更宽的视野;很可能止步于知识,而忘掉了一切教学都是育人。站在人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才会让教学富有蓬勃的生命和无限的创造力。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第三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即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第四句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出来的,即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1+X”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的正是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窦桂梅还进行了“主题教学”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同时,她也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总体上看,我国一些学者在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在国际化背景下将本土的教育目标加以细化和具体界定,形成一个能够系统明晰地表达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目标愿景的顶层设计,这对于形成适合中国教育特点的“核心素养模型”具有奠基性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我国现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和重点
㈠研究目标
(1)建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苏州学生实际的核心素养模型;
(2)通过对国家课程标准、教育目的的分析,结合苏州教育实际,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3)基于核心素养模型,探索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独特内涵,形成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维度上的分解和落实,探寻关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策略与实施路径;
(4)从区域、学校、学科等不同层面,形成一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的先进典型个案。
㈡子课题设计
子课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数据为支撑,以学科为载体,以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评价检测、教师培训为四根支柱,形成一批涵盖学科、学校、区域的典型个案。在此基础上,设置7个子课题:
对苏州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
根据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的要求,全面调查苏州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对核心素养的需求以及苏州市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状况,分析核心素养现状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发展性关联,既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也为后期的核心素养监测框架及测评工具研究提供依据。
责任部门:教育发展所
不同学科对中小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及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变革研究
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还必须落实到学科这个根上。要基于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研究,形成共同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通过改进学科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本研究以学科为载体,同时基于国际经验,增加5个21世纪议题:全球意识、理财管理、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些议题并不以独立学科存在,而是融入核心科目中。
责任部门:小教所、初中所、高中所
⒊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实现评价转型,从以中考、高考升学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每所学校、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形成全程监测、数据全面、抽样科学、分析准确的基于教育绿色评价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责任部门:评价中心
4.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学校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灵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建设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所谓学生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经过一系列课程之后,学生所积淀形成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
责任部门:课程所
5.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数据平台的建设研究
开发核心素养监测框架及工具,搭建核心素养网络测评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关于核心素养的大数据平台,为形成科学、准确的核心素养模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责任部门:命题研究中心
6.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改革研究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通过本研究,明确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必备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技术,并以此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课程和范式。
责任部门:小教所、初中所、高中所
⒎关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的个案研究
分别从学科、学校、区域三个层面开展个案研究。学科层面侧重学科对核心素养提升的独特价值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与共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学校层面侧重通过学校教学组织形式、评价形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区域层面侧重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教学质量大数据分析、校际教学与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进行测评,提出区域层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政策建议。
责任部门:教育发展所
课题总牵头协调部门:教育发展所
㈢研究重点
(1)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与发展水平监测;
(2)探索不同学科的独特核心素养及其与共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
(3)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与评价改革策略;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㈠主要观点
(1)核心素养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未来社会是否和谐健全的重要内容。
(2)通过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可以培养和提升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3)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测评大数据平台,可以时时把握核心素养发展状态,并对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变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4)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具体落实到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通过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来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㈡创新之处
⒈立足大市区域,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与国内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和著名学者合作,开展跨学段、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的协同创新式研究。
⒉将共性核心素养向个性化的学段、学科延伸,构建涵盖各学段主要学科的核心素养模型,并积极探索适应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⒊充分依托网络测评等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平台,并开展长效、常规监测,可以为教育决策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提升决策和改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基于苏州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探索带有苏州教育特点的核心素养培养样本。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㈠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研究逻辑的是“理论梳理——实践调查与检验——理论提炼——实践修正”,技术路线为“理论模型——开发工具和搭建网络平台——收集并分析大数据——修正理论模型”,总体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与相互建构的研
究思路,实现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现实统一。
㈡研究过程
⒈理论研究阶段(2015年8月—12月)
系统收集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教育目的和苏州文化特征,初步提炼六大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并适度探索不同学科对培养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整理出有关于核心素养评价的工具、方法和路径,初步制定关于核心素养模型的评价体系。
⒉调查研究阶段(2015年10月—12月)
全面调查苏州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现状,利用网络测试平台对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抽样学生进行全面测评,形成关于核心素养在各学科、各年级、各学科的实然状态报告。根据调查现状及社会对核心素养的实际需求,分析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与影响因素,调整并完善理论研究下构建的核心素养模型。
调查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现状,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分析教学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教学、评价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现实关联,为探索改进教学和评价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⒊监测实施阶段(2016年1月—12月)
在文献梳理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中小学核心素养模型,研发核心素养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撰写监测分析报告,为教学与评价方式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⒋个案研究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
用一个学年的时间开展关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个案研究,探索如何在学科、学校、区域三个层面通过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系统改革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典型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⒌反思评估研究阶段(2017年1月—6月)
对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效进行终结性评估和反思,整理各项研究成果,形成各类研究报告,提炼核心素养模型体系,对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提出系统性改革建议,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归因分析并提出后续改进意见。
⒍专家论证和成果发布阶段(2017年7月—8月)
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论证和研讨,对后续研究提出方向性要求,整理各项研究成果和报告,结集出版或公开发表,接受教育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批评指正。
㈢研究方法
⒈文献研究法
系统梳理已有文献中关于核心素养及其测评方式的研究成果,并在充分借鉴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及测评方式的初步意见;全面整理关于课程标准、教育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的研究成果,为探索核心素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的内在关联提供理论基础。
⒉行动研究法
将已形成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方式和发展状态,根据实践成效适度修正关于核心素养和测评方式的原有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和相互验证。
⒊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和访谈,在测评工具和网络测评平台开发之前,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因素,为苏式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和网络测评平台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此外,通过问卷和访谈,还可以了解相关人士对核心素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的真实认识,这将对研究成果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重要参考作用。
⒋个案研究法
通过在学科、学校、区域三个层面展开个案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典型经验和实践支撑,也为深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探索更切合实际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提供现实依据。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 |
调查报告 |
2015年12月 |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理论建构 |
论文 |
2016年1月 |
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与评价改革策略 |
研究报告 |
2016年8月 |
核心素养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
项目方案 |
2016年8月 |
最终成果 |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教学与评价变革研究报告 |
结题报告 |
2017年6月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与评价变革研究的典型个案 |
个案集 |
2017年6月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 |
专著 |
2018年2月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的决策咨询报告 |
咨询报告 |
2018年2月 |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困难
核心素养研究是一个相对全新的研究领域,我们的教研员、科研员面临着知识、能力、技术等诸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如:如何科学的设置核心素养调查问卷、如何根据共性的核心素养构建学科化的核心素养;如何根据核心素养科学的设置课程;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指导学科目标的设置;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改善内容标准呈现的方式;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改革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基于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等。
参考文献
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⒉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4点要求
⒊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⒋夏雪梅: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
⒌王红:走向核心素养
⒍辛涛 姜宇 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⒎窦桂梅:系好学校转型的第一枚“纽扣”
版权所有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2010 苏ICP备10204645号-15 后台登录
校址:苏州市干将西路1358号 邮编:215004
校长信箱:sztjbzx@163.com,监督电话:0512-87162187